028-6204-1358
联系我们
公司动态 政策动向 行业动态

「社会现象」山寨真的有尊严吗?

2016-12-21

         最近网上有一段点击率很高的视频:一位德国大叔在eBay上买了两把中国产仿冒世界知名军刀品牌的山寨军刀,想通过各种测试证明这种山寨货质量不好,性能很差,并以此呼吁大家抵制假冒产品。然而出乎其意料的是,经过他各种疯狂的暴虐,其中一把不堪折磨坏掉了,而另一把则几乎完好无损,依然坚挺。最后这位大叔感叹,中国山寨货原来也有质量如此高的东西。不过,他有个疑惑:为什么中国人不用这么好的钢材,制造自己设计的刀具?


         对于这段视频,不少网友跟帖表示:“山寨也是有尊严的,假冒但不伪劣!”而就这位德国大叔的疑惑,有网友的解答也很到位:“主要是东西的品牌与品牌文化在外国。中国一些厂商的工艺水平是够了,产品质量也不错,但品牌缺失,营销无力,同样品质的东西卖不出价钱。所以,与其拼命打市场苦撑,不如假冒别人赚快钱日子好过。”

 

        其实,德国大叔的疑惑很有代表性,许多被中国假冒产品困扰的国外知名品牌,都曾发出过类似的感叹。当然,他们也仅仅是感叹而已,其对中国山寨货质量的认可,决不是对山寨行为的认同。而中国网友从山寨货身上感到的所谓“尊严”,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底气,更多表达的还是一种哀其不幸的无奈。

 

         除了哀其不幸,对本已具有很高技术水平和能力却走上山寨之路的中国企业,最直接的情感还是怒其不争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,正确的态度是,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积极面上,并令其尽可能实现价值最大化。这也是我们对待山寨问题的终极态度。但要实现山寨的积极价值,最根本的还要从摒弃或抑制负面的东西入手。一直以来,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,而社会舆论也有一种不良道义倾向,即认为有形财产私有,无形财产共享。这种以减少产业发展成本为出发点,对无形知识缺乏尊重并企图对其进行无偿占有的文化心态,正是我们当前最迫切需要批判和纠正的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多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治理山寨现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,但大众思想观念取向似乎并没有根本改观,这一方面显示了不良文化心态有着很强的延续惯性,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现有的产业政策对创新鼓励的力度还不够,尚未形成社会氛围。要知道,国内众多从一开始就下决心干一番事业的企业,其产品质量早已达到了与世界知名品牌比肩的程度,但他们并没有同时获得相应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利益;而那些只为了眼前利益,从不考虑自我品牌建设的假冒者,却用很小的成本投入及假冒风险代价赚取了可观利润。这种局面既是山寨泛滥的肇因,反过来山寨横行也会加剧这种局面,陷入恶性循环。


        不过,山寨能活一时,但绝没有活一世的机会。山寨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,因而总会被正品厂家维权投诉,这一点自不待言,而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市场规律入手分析,我们会发现山寨行为其实是一种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赔本买卖。我们知道,模仿是山寨的立身之本,而模仿的最大代价就是失去自我。换一个角度,失去自我,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成全别人,这个“别人”不是别人,正是山寨苦苦模仿的对象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摆脱不了仰人鼻息、为人作嫁的生存状态以及早夭命运的山寨,何谈尊严?认识到这一点,怎样对待山寨,方向就明确了。针对山寨行为的消极性,必须依法打击治理;而对于山寨中所体现出的积极因素,则要引导其走上正途,把聪明才智用到研发创新上面,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产品。


返回列表